2013年10月5日 星期六

義和團

清朝義和團事件於公元1900年前後發生。由於鴉片戰爭之後滿清政府被迫開國,列強侵略越來越劇烈,中國人排外的情緒越見高漲。當時外國傳教士獲准在中國傳教,但一些不法教徒仗恃教會勢力,欺壓平民百姓,以致反教會的事件不斷發生。於是,各地反對洋教的鬥爭此起彼伏,其中以活躍於山東、河北一帶的義和團規模較大。

他們以「扶清滅洋」為口號, 鼓吹排洋, 並聲稱有神符護身,刀槍不入。 當時政府拳權的慈禧太后對洋人極為憤恨,欲利用義和團作為排除外國勢力的工具,便召團民入京,稱之為「義民」。在政府支持下, 義和團的勢力得以在北京、天津一帶廣為發展, 並展開燒教堂、殺教士、拆電線、毀鐵路等「排外」活動。各國駐京使節紛紛致電本國政府,要求出兵干涉。 終於在1900年,英、美、德、日、俄、法、意、奧等八國組成聯軍,進攻大沽炮台, 是為八國聯軍之役。

聯軍相繼攻陷天津、北京,中國的老百姓和珍貴文物圖籍遭到空前的浩劫, 慈禧更挾光緒帝倉皇逃往西安。公元1901年,清廷派李鴻章與列強議和,簽訂了《辛丑條約》。賠款連利息近十億兩,使國計民生陷入絕境。並拆毀大沽炮台,准許列強在北京及其附近要塞駐軍,更使京師重地無國防可言。

清廷經過八國聯軍之役,完全屈服於列強的威勢之下,民族自尊心盡喪,逐漸由排外轉為懼外、媚外。 另一方面,民眾充分認識到滿清的腐敗無能,使革命運動得到更廣泛的支持。此外,清廷為挽救垂危的統治,遂有晚清改革及立憲運動的產生。

百多年後的今日, 中國大國崛起,已不再害怕西方所謂的列強。可是, 在船堅炮利、火箭升空的背後, 部份中國人依然心虛, 生怕外國人進行另類侵華行動。作為香港最高學府的香港大學, 更是兵家必爭的橋頭堡, 萬一外國勢力入侵, 定必令所有大學生被洗腦。於是, 一間世界頂尖學府容不下一個英籍校長, 四方八面的義民衝出來排外, 荒謬的義和團事件再次發生。而更有趣的, 是那些義民大都是飽受西方教育的學者。至於結果如何, 那些自認熟悉國情的義民們應以史為鑒, 否則只會重蹈晚清覆轍。

1 則留言:

  1. 實在有太多愚民甘於被利用, 或有一些為一己私利從中抽水, 歷史不斷重復係因爲人性根本無改變過!!!

    回覆刪除